山西焦煤第十届职工技能运动会(第二阶段)环境监察管理员工种实...
目前,公司在中国拥有包括26个生产场地在内的47个分支机构,员工超过5,300名。
一方面政策驱动产业发展持续向好,一方面行业产能受限,下游企业遭遇短期困境。2022开始,随着信义光能、福莱特产能陆续投放,供给紧张格局有望缓解。
据悉,今年以来光伏组件产量大增,且新组件对于光伏玻璃需求大增,在此背景下光伏玻璃产能未增加,光伏玻璃高价、缺货给光伏产业链下游企业带来困境。截至收盘,同花顺光伏概念指数下跌0.43%,202只个股中137只下跌、65家上涨。光大证券(601788,股吧)表示,短期来看,供需错配形势下光伏玻璃价格预计仍将维持高位,2020年四季度光伏玻璃量价齐升趋势延续。近一个月,已有10家光伏企业发布硅片、电池、组件、光伏玻璃项目开工、投产信息,共涉及3.5GW单晶硅片、17GW光伏电池、39.4GW光伏组件以及年产1.98亿平方米光伏玻璃项目,分布在江苏、山东、安徽、河北、浙江等五个省份。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今年6月公布2020年光伏发电项目国家补贴名单,拟将15个省区市及新疆兵团共434个项目纳入补贴范围,总装机容量26GW。
11月3日,东方日升、隆基股份、晶澳科技、天合光能、晶科能源和阿特斯等六家光伏组件生产商联合呼吁,恳请相关部门能考虑给光伏市场年终抢装潮降温,同时希望放开对光伏玻璃产能扩张的限制。工信部此前表示,平板玻璃行业严禁新上扩大产能项目,对于确有必要新上的必须实施产能置换,根据不同项目情况开展减量或等量置换。卓创资讯分析师王帅在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表示,根据已披露的扩产计划,2021年大概率会新增9400t/d的光伏玻璃产能,2022年的新增产能有望达到9550t/d。
但光伏产业发展一片向好,组件需求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。六家组件企业发起联合倡议在联合倡议书的落款名单中,倡议企业包含东方日升(18.080, 0.00, 0.00%)(300181)、晶澳科技(39.600, 0.00, 0.00%)(002459)、晶科能源有限公司、隆基股份(69.800, 0.00, 0.00%)(601012)、天合光能(16.710, 0.00, 0.00%)(688599)和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(以下合称六家企业)。光伏玻璃价格的连续跳涨让该行业的两家头部供应商备受追捧,产能第一的信义光能(00968.HK)年内最大涨幅达到284%,产能第二的福莱特(39.620, 0.00, 0.00%)玻璃(06865.HK)年内最大涨幅达到了562%,而与其对应的A股福莱特(601865)年内最大涨幅为369%,然而,几家欢喜几家愁,光伏玻璃的涨价让组件厂商苦不堪言。六家企业表示,2020年是光伏产业发展极为特殊的一年,疫情肆虐、延期复工、630抢装等让光伏市场历尽波折。
对于组件厂商而言,甚至到了加价也拿不到货的地步,这给装机需求本就十分旺盛的四季度平添了很大的障碍。当前的光伏产业却恰恰因为玻璃产能短缺造成整个产业链的减产,甚至停产。
记者注意到,上述六家企业均为全球排名前十的组件供应商。但是,在行业发展积极向好的背景下,当前产业链上游的玻璃产能却面临严重短缺,已严重影响到光伏组件的生产和交付能力。近日,工信部对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进行了回复,而该建议的核心就是有关光伏玻璃行业实施产能置换。业内企盼调整光伏玻璃产能置换政策关于光伏玻璃,今年的供应是偏紧的,主要是由于双玻组件的占比在提升,同时,组件产能提升比较快,但光伏玻璃的新建产能周期比较长,还受到玻璃限额的限制,也没有新批的指标,这就造成了供应紧缺的情况。
在此特殊时期,恳请国家相关部门能考虑给光伏市场年终抢装潮降温,引导项目有序推进。工信部表示,将统筹考虑光伏玻璃市场需求、产能现状和发展趋势,对相关政策进行认真研究,在修订《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》时统筹考虑;将继续支持光伏玻璃行业加强技术创新、提高产品质量、降低生产成本,更好发挥产业配套功能,满足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。在倡议书中,六家企业提出了四条建议,一是玻璃产能的严重短缺使组件企业的排产、出货面临严重危机,目前企业正在积极协调资源,竭尽全力保供应。四是对于当前的困境,玻璃行业的产能瓶颈是组件供应告急的直接诱因。
11月3日,晶科、隆基等六家组件厂商发布联合倡议书,呼吁有关部门解决光伏玻璃短缺问题,直指光伏玻璃产能扩张限制等核心问题。希望国家充分考虑目前行业面临的紧迫局势,放开对光伏玻璃产能扩张的限制。
玻璃行业过剩的概念要改一改了,现在产业政策没跟上产业变化,相信未来还是会调整的。一般而言,企业必须先拿到置换指标才能建设新产线,但在一些产业聚集省份,也存在先行建设的情况,这就给未来能否顺利点火增添了不确定性。
10月28日,工信部原材料司召开了修订《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》研讨会。上述六家企业之一的人士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说。PV InfoLink的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晶科、隆基股份、天合光能、晶澳科技、阿斯特霸占了组件出货量前五的席次,东方日升居于第七位。在记者采访中,对于光伏玻璃短缺的情况,组件厂商人士也是众说纷纭,各有侧重。工信部认为,按照现行的产能置换政策,新上光伏玻璃项目也必须开展产能置换,这一政策对于促进近年来光伏玻璃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。一位组件厂商人士告诉记者,玻璃协会已经跟发改委沟通过一轮了,现在光伏企业也集体发声。
一家组件出货量排名前五的企业人士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说。数据显示,截至去年底,我国光伏玻璃熔窑52座,日熔量2.75万吨,产能利用率84%,国内产能约占全球产能的90%。
在中国式年底抢装潮中,供需失衡直接带来的问题便是玻璃价格的快速跳涨,3.2mm的玻璃每平米均价从今年7月至今涨幅已超过100%,玻璃供应和价格失控直接影响到组件制造企业的正常生产。对于当前困扰光伏玻璃发展的产能置换政策,业内也不乏乐观声音。
光伏有全球竞争力,增长有潜力,但是没想到今年被玻璃掐了脖子。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提出支持绿色发展,十四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持续减少。
据报道,有关部门正在统筹考虑光伏玻璃市场需求、产能现状和发展趋势,着手三项工作改善供求平衡:一是加强光伏玻璃供应保障;二是对光伏玻璃产能置换实行差别化政策;三是防止产生新的产能过剩。有的向记者表示当前政策限制比较严重,玻璃厂也只能涨价,有的则表示涨价不光是影响组件厂上的成本,现在玻璃供货延迟,有钱也买不到货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名片,玻璃短缺导致不少海外订单同样难以交付,影响企业乃至国家声誉。在中国式年底抢装潮中,供需失衡直接带来的问题便是玻璃价格的快速跳涨,3.2mm的玻璃每平米均价从今年7月至今涨幅已超过100%,玻璃供应和价格失控直接影响到组件制造企业的正常生产。
10月28日,工信部原材料司召开了修订《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》研讨会。此次会议提出,产能置换办法的修订,将更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,进一步明晰各项具体要求,规范产能置换操作程序。
光伏玻璃价格的连续跳涨让该行业的两家头部供应商备受追捧,产能第一的信义光能(00968.HK)年内最大涨幅达到284%,产能第二的福莱特(39.620, 0.00, 0.00%)玻璃(06865.HK)年内最大涨幅达到了562%,而与其对应的A股福莱特(601865)年内最大涨幅为369%,然而,几家欢喜几家愁,光伏玻璃的涨价让组件厂商苦不堪言。数据显示,截至去年底,我国光伏玻璃熔窑52座,日熔量2.75万吨,产能利用率84%,国内产能约占全球产能的90%。
一位组件厂商人士告诉记者,玻璃协会已经跟发改委沟通过一轮了,现在光伏企业也集体发声。三是作为光伏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建设者,产业链上下游此时应携手并进、共克时艰,上游的玻璃厂商更应主动作为、积极作为,与下游组件企业一起全力保供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始终以可持续发展的视野去维持光伏市场健康发展。
一家组件出货量排名前五的企业人士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说。上述六家企业之一的人士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说。在六家企业看来,光伏玻璃的短缺已经令整个产业陷入困局。工信部表示,将统筹考虑光伏玻璃市场需求、产能现状和发展趋势,对相关政策进行认真研究,在修订《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》时统筹考虑;将继续支持光伏玻璃行业加强技术创新、提高产品质量、降低生产成本,更好发挥产业配套功能,满足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。
目前,光伏玻璃的日产量为28060吨,如果未来两年的新扩产线能够按计划顺利点火,产能增幅还是比较可观。光伏有全球竞争力,增长有潜力,但是没想到今年被玻璃掐了脖子。
希望国家充分考虑目前行业面临的紧迫局势,放开对光伏玻璃产能扩张的限制。六家组件企业发起联合倡议在联合倡议书的落款名单中,倡议企业包含东方日升(18.080, 0.00, 0.00%)(300181)、晶澳科技(39.600, 0.00, 0.00%)(002459)、晶科能源有限公司、隆基股份(69.800, 0.00, 0.00%)(601012)、天合光能(16.710, 0.00, 0.00%)(688599)和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(以下合称六家企业)。
对于组件厂商而言,甚至到了加价也拿不到货的地步,这给装机需求本就十分旺盛的四季度平添了很大的障碍。记者注意到,上述六家企业均为全球排名前十的组件供应商。
评论列表